有现货资源的贸易商出现惜售待涨,也有部分贸易商参照期货近期合约和CCI指数大幅上浮报价,但下游对过高的价格接受程度有限,供需心态仍有分歧,港口交割量不大。
截至8月18日,CCTD山西焦肥精煤价格1220元/吨,环比7月末下跌25元/吨、跌幅2%,比年初下跌186元/吨、跌幅13.2%。后期,随着经济稳步复苏和高温天气持续,电煤消费将继续呈现旺季特征,不过电厂存煤维持高位将对电煤需求有所制约。
在稳增长、扩内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各地基建、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回暖,钢铁、水泥市场需求将加快释放,后期钢铁、水泥产量仍有上升空间,预计钢铁、建材行业耗煤量将维持增长态势。截至8月10日,澳大利亚风景煤矿主焦煤离岸价108美元/吨,环比7月末下跌2.5美元/吨、跌幅2.3%,比年初下跌40美元/吨、跌幅27%。8月份以来,受社会经济活动稳定恢复及高温天气影响,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快速攀升。截至8月10日,纽卡斯尔港6300大卡动力煤价格48.75美元/吨,环比7月末下跌1.98美元/吨、跌幅3.9%,比年初下跌20美元/吨、跌幅29%。综合以上因素判断,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认为,预计后期煤炭市场供需整体将保持相对稳定局面,煤炭价格将维持在合理区间,但不排除局部区域、个别时段、部分煤种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
煤炭价格方面,动力煤中长期合同(5500大卡下水煤)价格稳定在绿色区间。对于后期煤炭市场走势,煤炭工业协会方面表示,从煤炭需求看,一是电煤需求将保持增长。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石瑛介绍,今年以来,煤炭行业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全国煤炭供应总体稳定充足。
郭中华说,同时,融资难、融资贵,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等,也为煤矿建设开发带来新的压力。另外,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均有下降。综合判断,受多空因素交织影响,预计后期煤炭市场供需整体将保持相对稳定局面,煤炭价格将维持在合理区间,但不排除局部区域、个别时段、部分煤种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谈及今年后期煤炭市场走势,石瑛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稳定恢复,加上一系列政策落地,火电、钢铁、建材行业耗煤将保持增长,但可再生能源发电对煤电的替代作用日益突显。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表示,今年以来,煤炭经济整体属于中低位平稳运行,下半年在疫情可控的情况下,煤炭市场将保持平稳运行,预计全年煤炭消费量将小幅下降。动力煤市场价格小幅波动,炼焦煤价格环比略有上涨。
但行业经济效益下降,去产能等仍是困扰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除了来自消费量下降的压力,去产能遗留问题仍是制约煤炭企业发展的一大顽疾。煤炭消费方面,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测算,前7个月,全国煤炭消费量21.8亿吨左右,同比下降2%;其中,7月全国煤炭消费量3.4亿吨左右,同比下降0.4%。煤炭供应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7个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累计完成21.2亿吨,同比下降0.1%;全国累计进口煤炭2亿吨,同比增长6.8%。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8月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以来,受煤炭供需阶段性错配等因素影响,上半年煤炭价格总体呈现V型发展态势,7月冲高回落。进入8月,供需相对稳定,煤炭市场价格止跌企稳。他同时指出,随着特高压建设的推进,我国煤炭主要消费地的煤炭消费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6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应收账款2741.4亿元,同比增长11.3%。
在目前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预计后期煤炭进口量将有所下降,煤炭进口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影响可能减弱。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90家大型煤炭企业前6个月利润总额(含非煤)561.9亿元,同比下降33%。
从煤炭库存看,截至8月17日,重点监测煤炭企业库存总量(含港存)2522万吨,比8月初减少1.5%;截至8月13日,CCTD主要港口煤炭库存5689万吨,比7月末减少0.1%;截至8月10日,全国统调电厂煤炭库存1.36亿吨,可用23天,比7月末减少2天。这些都是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
从煤炭价格看,动力煤中长期合同(5500大卡下水煤)价格稳定在绿色区间,8月下水动力煤长协价543元/吨,环比上涨5元/吨国家统计局于8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中旬全国煤炭价格涨跌平互现,不过涨跌幅度均较小。普通混煤(山西粉煤与块煤的混合煤,热值4500大卡)价格445元/吨,较上期上涨1.7元/吨,涨幅0.4%。大同混煤(大同产混煤,热值5800大卡)价格为571.9元/吨,较上期下跌1.4元/吨,跌幅0.2%。山西优混(优质的混煤,热值5500大卡)价格为545元/吨,较上期上涨1.7元/吨,涨幅0.3%。各煤种具体价格变化情况如下:无烟煤(洗中块,挥发份8%)价格840元/吨,较上期上涨5元/吨,涨幅0.6%。
山西大混(质量较好的混煤,热值5000大卡)价格为495元/吨,与上期持平掌握的安全数据越多,对于未来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风险研判就越准确,就越有利于安全生产。
以5G、工业互联网等为基础的数字基础设施可看作是煤矿智能化的地基,智能化生产技术与系统是其内核。阳煤集团信息化部部长郑海山介绍,一是综采系统智能化,二是掘进系统自动化,三是机电硐室无人巡检。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说。打牢基础破除障碍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新基建推动之下,工业互联网生长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底座。
2018年9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兖矿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华为集团、煤矿安全管理云服务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发布了国内第一个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国矿山安全云,实现了煤炭工业生产智能化、管理高效化、产业互联化、决策数据化。除了Wi-Fi和4G通信系统,国有大型煤矿正在积极试点5G通信系统应用。通过试点,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快推动煤炭工业互联网发展。王素锋说,对于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如果采取封闭、拒绝的态度,将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王素锋表示,当前,构建煤炭工业互联网还存在一些障碍:一是认识问题,行业和企业对煤炭工业互联网的认识不足;二是煤矿数字化、信息化的基础打得不牢,发展不平衡;三是煤炭工业互联网尚缺乏顶层设计;四是跟上下游打通过程中存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的问题。其次,政府部门要强力推动煤炭工业互联网建设,争取更多的扶持,先搞试点,再扩大覆盖面。
5G下井、机器人上岗、数字员工诞生在国家新基建战略和八部委《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引导下,以数字化、智能化平台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正在与煤矿加速融合。兖矿集团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启动三化建设攻坚行动,加强与 IBM、SAP合作,加快实施大数据工程总体规划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发。
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煤炭行业产业规模大、分布地域广、危险系数高,具有基于工业互联网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诉求。阳煤集团新元公司、焦煤集团庞庞塔煤矿率先建成井下5G网络,为井下海量数据传输筑起一条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高速公路。
另外,缺乏行业技术规范标准的支撑引领、网络建设体系尚不完善、煤炭工业互联网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井下互联装备升级改造进展缓慢、煤炭行业平台产业创新生态尚未形成、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同样阻碍着煤炭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基于装备云平台的矿山与建筑智能设备上云解决方案。会议当天,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信息办主任王素锋牵头的专项工作小组成立。不仅要网络,还要有平台。
煤炭工业互联网不会一蹴而就,应该是逐步发展完善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5类38种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推动成立煤矿机器人协同推进中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贵州、内蒙古等产煤省份纷纷出台煤矿智能化发展实施意见,山西阳煤集团、焦煤集团建成井下5G网络,同煤集团井下用上防爆巡检机器人,全国已建成300多个智能化工作面,更多矿工可坐在地面集控中心将煤炭从百米乃至千米深处安全地采上来。
煤炭工业互联网包含的链条很多,怎样赋能煤矿本质安全?王素锋认为,主要通过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也就是说,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建立的全国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纳入进来,实现对煤矿安全管理、生产环境、工业视频等信息的全面掌握,辅助监察执法,通过分析研判及时排除隐患。山东能源临矿集团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私有云部署构建RPA机器人生产平台,上线应用以数据机器人为代表的数字员工。
再其次,对于煤炭企业而言,要加速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但煤炭工业互联网覆盖面广、数据量大,实现行业上中下游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任重道远。